专利保护以及我国专利保护现状
专利保护
1、 专利的含义:
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,是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依法享有独占、使用、处置的权利。
解释:
专利权的授予,是用来保护专利申请人的切身利益的,主要是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,其实质作用是保护一种创新的思想,保护发明人创新的积极性。
2、 案例:
在专利法的保护下,如果没有经得专利所有人的允许,禁止任何人在法定期限内抄袭、模仿、以及无偿使用其专利技术和产品。
法定期限: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:20年
著作权保护(版权):作者终生+死后50年
实用信息该专利保护期限:10年
国外有许多公司在专利申请保护方面做得非常成功。
例如:
美国施乐公司的复印机专利保护就很有代表性。
上个世纪50年代,美国施乐公司发明了复印机,牵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技术自动化的革命,施乐公司为了阻止同类公司的竞争,维护自己的垄断市场地位,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项技术专利,几乎囊括了复印机的全部不见和所有关键技术环节。当时美国专利保护期限是十年,这些专利保护为施乐公司独占复印机市场创造了条件,高昂的售价为施乐公司抬来了丰厚的利润。面对施乐公司的专利保护壁垒,其他有意加入竞争的公司只能是望机兴叹。
后来,理光等一些公司为了分得一份市场份额,在佳能公司的带领下,集体研发了小型的办公室和家用复印机,总算绕过了施乐公司的专利壁垒,一举杀进复印机市场,占领了一席之地。
我国的专利保护现状
近年来,随着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,国内各种专利的申请数量不断攀升,很快跃居世界第一的位置。数量虽然可观,但专利的质量却不容乐观,国内专利申请大多是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居多,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,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仅占总数的19.9%,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更是屈指可数。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中,发明专利就占了总数的86.6%,在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,绝大多数都来自国外的个人或企业,并且多集中在无线电、移动通讯、半导体、计算机、制药等领域。
可见,相比于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,(这类专利技术含量高,能充分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)我们国家还远远落在别人后面;另外,我们在专利的转化方面也做得不够,许多专利技术没有得到充分、有效地利用,转化为应有的商业价值,在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。(例如,很多专利发明由大学或者科研部门申请后,就束之高阁,仅仅作为科研成果加以展示,没有进行商业转化)
目前,我们国家有许多从事制造的企业,没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,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,有制造而没有创造,有产权而没有知识,产权也仅仅是资产的产权;所以,很多企业只能依靠来料加工(代工)、贴牌生产(生产别人设计好的产品,贴上别人的商标,由别人销售)等方式维持生存,当金融危机来的时候都纷纷倒闭关门。
因此,无论在产品的自主研发设计,还是在科技创新上,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